中国青年网

法治频道

首页 >> 新闻库 >> 正文

《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(2021—2025年)》顺利实施

发稿时间:2025-08-22 12:25:00 来源: 法治日报-法治网

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蒲晓磊

  8月21日,第九个残疾预防日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残联机关举行。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,2024年《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(2021—2025年)》主要行动进展顺利,任务完成情况良好,部分任务指标已实现2025年目标值。

  在残疾预防知识普及方面,组织开展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。将残疾预防宣传教育纳入各部门宣传工作安排,制作相关宣传品,支持各地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,残疾预防宣传教育覆盖面逐步扩大,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有效提升。

  在防控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方面,通过深入实施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,加强婚前保健、孕前保健、产前筛查工作,开展0-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。目前全国婚检率超75%,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、孕产妇系统管理率、产前筛查率、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均超90%。

  在防控疾病致残方面,通过加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,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,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,加强县医院白内障手术能力建设,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,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,实施国家免疫规划,开展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。高血压、2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均超60%,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超3000,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超95%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%以上。重大地方病的县(市、区、旗)控制消除率超95%。

  在防控伤害致残方面,通过开展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,开展道路货运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范化解,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“减量控大”工作,建立健全“警-医-消”联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响应模式,提升救援救治效率,持续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行动,大力推进噪声污染治理等,有效提升安全防护水平,减少伤害致残。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持续下降,比2020年下降42.7%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88.2%。

  在促进残疾康复服务方面,通过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,加强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,推动工伤康复工作,深入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,规范实施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,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等,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状况。全国每10万人康复医师人数超7人。49.9万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,866.8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,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、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达85%以上。

责任编辑:田昕禾